唐汉中医药网 首页>辩证施治> 正文

温阳补肾疏肝利胆方治疗糖尿病

2012年01月09日 08:18中医药导报
字号:T|T

  糖尿病的发生其本在肾,其标在肝胆。按肾虚的渐进过程和糖尿病的发生规律,我们把糖尿病分为二期,即初期和持续期。实际上许多症状往往同时存在,仅表现程度上有轻重之别。治疗当以温阳补肾、疏肝利胆、降糖,坚守清疏寡欲原则。兹根据辨证与治法叙述如下。
  初期
  可分有消渴症状患者和无消渴症状患者,前者多消瘦,后者多肥胖,一般多为肾阳虚之证。
临床表现:咽干口燥,渴喜冷饮,多食善饥,小便量多,浑浊如膏,尿有甜味,口有苹果味,大便秘结,舌苔薄黄,脉实,易疲劳,下肢浮肿,关节痛,潮热盗汗,五心烦热,男子阳痿,妇女宫寒不孕等。
  证候分析:肾阳虚,胃火炽盛熏灼或心火移热于肺,肺阴耗伤,肺津不能敷布致咽干口燥,渴喜冷饮;热盛精微耗散致多食易饥;肾精亏虚,津液不能气化,直输膀胱,致小便量多;脾失输化、统摄之权,水谷精微贯注于肾,故见尿浑浊如膏,尿有甜味;胃腑燥实,消灼津液,大肠失其濡润,故大便秘结;热盛故见舌苔薄黄、脉实;阳气不足,心神无力振奋,故易疲劳;肾阳不足,膀胱气化功能障碍,水液内停,溢于下肢,故浮肿、关节痛;。肾阳亏虚,虚热内生,故潮热盗汗,五心烦热;肾主生殖,肾阳不足,命门火衰,生殖机能减退,则男子阳痿不举,女子宫寒不孕。
  治疗:清热泻火,温阳补肾,疏肝利胆,降糖。
  方药:①淫羊藿、白茅根、竹节三七、杉木油、猪蹄、甜酒。②野韭菜、野烟叶、薏苡仁。③苦瓜、车前草、铁扫竹。④天花粉(姜炒)、黄芪、丹参、酸柑子。
  用法:用①方1剂,淫羊藿20g,白茅根15g,竹节三七15g,猪蹄500g,置瓦罐中加水,文火炖熟,按3天量,早上、中午吃肉喝汤,临睡前用杉木油5g加糯米甜酒少许吞服,奏温阳补。肾、益气生精、扶正祛邪之功。②方3剂于3天后煎水分早、中、晚服,每剂2天服完。③方、④方酌情使用,调血脂、降血压、平血糖。诸方依次使用,共奏温阳补肾,疏肝利胆,降糖,持久提振患者生命质量。
  典型病例:患者,女,54岁。口于口苦,多饮、多尿,耳鸣眩晕,心悸失眠,下肢浮肿,四肢倦怠,形体肥胖。    
  西医诊断:2型糖尿病,高血压。测试:空腹血糖11.3mmol/L,餐后血糖19.7mmol/L,尿糖(卅), BP 160/110mmHg。证属:初期糖尿病(肾阳虚证),治以温阳补肾,疏肝利胆,降糖降血。药方:用①方固本,②方治标,③方、④方降糖、降血压,治疗3个月,症状消失,续用白茅根、葛根煎水代茶饮,6个月,病愈。2年后回访未见糖尿病复发。
  持续期
  肾阴阳两虚,。肾精亏耗,病情及并发症严重。
  临床表现:情志抑郁,形消骨瘦,面色黧黑,双目呆滞,皮肤干燥,口唇紫暗,耳轮焦干,气短懒言,心悸心烦,两胁刺痛,四肢倦怠,麻木或痛,腰膝酸软,饥不欲食,渴不欲饮,眩晕耳鸣,潮热盗汗,五心烦热,口干口苦,视物模糊,大便干燥,小便黄浊,舌暗红,脉细数,妇女经少或经闭,常伴感冒、腹泻、发热等,轻者为阴阳两虚,重者有亡阴亡阳之征。
  证候分析:久病不愈,阴阳两虚。气阴郁结见情志抑郁,形消骨瘦;水谷精气不能营养全身,浊阴未出致面色黧黑,皮肤干燥,耳轮焦干,口唇紫暗;心阳不振则双目呆滞,气短懒言;阴虚心失所养,神不得安则心悸心烦;肝阴不足,肝脉失养,致两胁刺痛;肝。肾阴虚,筋脉失养,故四肢倦怠麻木或痛,腰膝酸软;阳衰则脾困,故饥不欲食,渴不欲饮;肾阴亏虚,水不涵木,肝阳上亢,则眩晕耳鸣,阴虚生内热,热蒸于里,故潮热盗汗,五心烦热,津为火热所灼,故口干;肝胆相表里,肝热传胆,胆气循经上溢,则口苦;血虚目失所养,则视物模糊,妇女以血为用,阴亏则经血来源不足,所以经量减少甚至闭经;湿热内蕴,热重则大便干燥;湿重气滞,则腹泻,久病体虚易受风寒、燥热、痰湿感冒,肝病影响胆腑,枢机不利,正邪相争,可见寒热往来。
  治疗:温阳补肾,疏肝利胆,降糖。
  方药:①黄芪、党参、淫羊藿、猪蹄、竹节三七、白茅根、杉木油、甜酒。益气生精,固本培元。②石见穿、蒲公英、金鸡尾、垂盆草、大枣。疏肝利胆,活血化瘀,利枢机。③三叶草、茵陈、益母草、金樱根、野猕猴桃根。降糖,改善血管,神经病变。上方依次使用,共奏益气生精,扶正祛邪,和调脏腑,平衡阴阳,防治兼并之功,全面持久提振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。
  用法:方法步骤同前所述。
  典型病例:患者,男,65岁。头晕耳鸣,口渴咽干,多饮、多尿、多食,乏力、消瘦。西医诊断:1型糖尿病,经中效胰岛素治疗,症状缓解。2007年8月来我处求诊。证属:肾阴阳两虚兼亡阴亡阳之证。治疗:温阳补肾,益气生精血,疏肝利胆降糖。方药:以①方为基础扶正固本;②方疏肝利胆,除瘀通枢,行津养胰;③方降糖。服药8个月症状消失,病愈,用药期间停注胰岛素1年,2年后回访,未见糖尿病复发。
  总结
  糖尿病是现代社会高危疾病,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。其病因病机尚未完全阐明,目前已明确与遗传因素有关,肥胖、缺乏运动、营养过剩、手术、感染、精神刺激都可成为本病诱因。       
值得注意的是,本病除药物治疗外,务必使患者精神安静,避免过度紧张,防止情绪波动,化火伤阴;更应节制欲念,以恢复肾之精气。在饮食方面也要有节制,不可过饱过饥,一般以米类、蔬菜、精肉、鸡蛋等品为宜,禁忌辛辣肥甘厚味之品。

网友评论:

已有0条评论,共0人参与,点击查看
登录 (请登录发言,并遵守相关规定)

企业服务

推广信息

商务合作 | 关于我们 | 联系我们 | 广告服务 | 诚聘英才 | 意见反馈 | 友情链接 | 网站地图 | 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
Copyright © 1999-2009 TH55.cn All Rights Reserved.
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