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汉中医药网 首页>康复养生> 正文

糖尿病人如何防止“踢猫效应”?

2011年11月11日 08:48
字号:T|T

  “你今天踢猫了吗?”这不是一句搞笑的问候语,而是积极应对冒犯你的人的理性认识和转化。不做“踢猫效应”的传递者。

  人的情绪有两个关键时间,一是早晨就餐前,二是晚上就寝前。而对于糖尿病人,每个时间段都很重要,都需要好好控制血糖,自然而然这两个时间段就成为糖尿病人最应该重视的时间段,对于糖尿病人来说一定要保持平稳的心情,不要动怒。

  专家指出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“踢猫效应”事例:老板骂了员工小王;小王很生气,回家跟妻子吵了一架;妻子觉得窝火,正好儿子回家晚了,“啪”给了儿子一耳光;儿子捂着脸,看见自家的猫就给它狠狠一脚;那猫冲到外面街上,正遇上街上的一辆车,司机为了避让猫,却把旁边的一个小孩给压死了。

  这个“踢猫效应”其实就是愤怒事件导致的恶性循环,和其他诸如“蝴蝶效应”异曲同工。这个“踢猫效应”给糖尿病人一个什么重要启示呢?北京瑞京糖尿病医院心理咨询专家介绍到,对于糖尿病人来说,控制坏情绪保持好情绪有利于血糖的稳定,面对可气之事,不做“踢猫效应”的传递者,那么糖尿病人要采取怎样的心态面对从而不影响血糖上升呢?

  失控之前要冷静

  糖尿病人一定要记住,当你的情绪处于失控边缘时,只要稍微让自己冷静一下,不要在自己情绪激动时做出决定,并用“尽管……但是……”来开导自己。在处理事情之前,切记要先处理心情。因为只有拥有一个好的心态,才能防止情绪化。“你今天踢猫了吗?”是被发泄对象的理性认知,导致发泄者生气的根源不是自己,只是别人无处发泄的出气筒,有效化解“出气筒”地位,不是上前争论,而是自我认知,及时冷静。

  心理暗示换位思考

  人是一种很容易接受心理暗示的动物,糖尿病人不防通过心理暗示告诉自己,在遇到事的时候一定要冷静。而就在这转念一想的同时,也许就会设身处地的站在对方的角度,并会为对方寻找一个可能的理由,及时的和对方做一个换位思考,这时也就会有一个理性的判断。对不良情绪就适时的做了一个很好的疏导和化解,同时也就避免了很多不愉快的事情发生。

  是病人不做病人

  虽然糖尿病人是病人,需要别人照顾,但是绝不能成为别人迁就自己的理由,而作为糖尿病人应该拥有更为广阔的胸襟,能够更包容别人宽容别人,精神上不做病人,面对干戈能化玉帛,吃亏时不计较,成功时坦然,一切尽在掌握,一切又都无欲无争,不是超凡脱俗,不是看破红尘,只是一种心态平和的境界。
 

网友评论:

已有0条评论,共0人参与,点击查看
登录 (请登录发言,并遵守相关规定)

企业服务

推广信息

商务合作 | 关于我们 | 联系我们 | 广告服务 | 诚聘英才 | 意见反馈 | 友情链接 | 网站地图 | 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
Copyright © 1999-2009 TH55.cn All Rights Reserved.
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